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攻略:人工费用的计量与归集
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攻略:人工费用的计量与归集
企业科研费用归集要求研发活动所涉及的人、财、物必须独立,能明显的识别,且研发费用的发生应遵循真实、合理、合法的原则,其中人的知识劳动也需要被正确计量。
衡量人知识劳动最直观的标准是工资或者劳务费,但人员成本除了上述两项,还涉及到大量的细节点,让企业在实际的核算归集中面临着许多细节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企业研发活动中人工费用的计量与归集的相关细节。
一、研发人员的范围与分类
要核算好研发活动的人工费用,自然要先区分哪些成员可以归类为研发人员。财税2015119号文件中将企业研发活动中人员人工费用的基本定义为: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文件提到了“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和“外聘研发人员”两类,这二者又该如何区分呢?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规定对此给出了说明:外聘研发人员是指与本企业或劳务派遣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合同)和临时聘用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
那么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便是指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的正式员工,也包括通过劳务派遣协议聘用,但由企业直接支付工资薪酬的人员。
二、人工费用的范畴
在明确了研发活动中人的范畴,接下来就需要明确人所产生的费用归集范畴。
在财税2015119号文件中提到,人工费用仅包括人员工资及五险一金,像企业经营活动中常见的福利费、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不属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人工费用范畴,应属于研发支出的其他相关费用类目。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规定中指出,工资薪金包括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支出;接受劳务派遣的企业按照协议(合同)约定支付给劳务派遣企业,且由劳务派遣企业实际支付给外聘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等费用,属于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三、人工费用的分配方法
企业研发出的技术成果包含了人的知识劳动,从性质上讲,工资作为衡量人知识劳动的标准,应作为构成技术成果价值的一部分。但对于企业财务核算来讲,在基于谨慎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下,《企业会计准则》将研发活动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虽然对研发活动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的界定很难区分,但是多数企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研发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划分。
做好对研发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划分的关键在于企业对于研发活动的内部控制管理,首当其冲是研发活动的立项管理,需要做好以下相关工作:(1)项目研究内容;(2)采用的研究方法;(3)研究人员及分工;(4)项目进度安排;(5)研发费用预算。
尽管现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采用资料留存备查方式,取消了科技局复核认定环节,但企业未做好研发活动立项管理的起始工作,如后期被核查将缺少对研发活动支出佐证的凭据,可能将面临直接被认定未不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条件的风险。
对于企业未设立研发部门,存在研发活动与经营管理活动混合情况下,划分研发活动与经营管理活动人工费用主要依据为人员相关活动的工时记录。假如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太健全,不能直接划分对应工时,可采用剔除法计算研发人员从事研发活动工时,即全年总工时减去从事管理活动工时,管理活动工时确认依据可以是董事会会议记录、办公会会议记录、管理费用报销凭据等相关文件记录。
四、人工费用分配计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规定,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外聘研发人员同时从事非研发活动的,企业应对其人员活动情况做必要记录,并将其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计扣除。
对于研发人员从事多个项目的费用分配计算方法,可按单个研发项目汇总工时占该研发人员所有研发项目累计工时的比例进行费用分摊。
对于参加了多个项目的成员,还可以根据项目对员工的工时进行分摊,确保每个项目的人员成本做到精细化管理。
五、总结
企业在进行研发支出核算时,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如不设置专账核算,也应该做到研发项目、各类费用类别划分清晰合理,金额计量准确。特别是对于研发活动与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划分清楚,合理分配,并保留分配计算过程。
欢迎V我:13060107325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 【深圳】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技术创新项目(类别:研发团队)
- 【番禺区】应纳税工资薪金20万可申请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补贴
- 【宝安区】申报2019年宝安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第二批)
- 【深圳】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类别:研发团队)
- 【国家】2019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申报时间、条件、税收优惠政策、材料及流程
- 【广州市】广州市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企业补贴申请9月9日截止
- 【深圳市】2018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申请指南
- 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深圳新增数量继续位居第一!
- 【1000问答】如何归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
- 只有高新技术企业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吗?
关注我们

热点关键词
-
深圳市项目申报
2025年度深圳市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申请指南
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
广州项目公示
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2025年专题推荐项目的公示
征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
广州市项目申报
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
2025年5G工厂名录项目
优秀案例遴选工作
深圳市项目公示
2023-2024年度深港联合资助项目
A类
拟资助项目的公示
2025年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
评价工作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工作方案
2024-2026年
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实施细则
深工信规〔2025〕1号
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
深工信〔2025〕44号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