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市两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

2022-10-22分类:项目申请 阅读:617
来源:51一起创
【九市两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要工作

 

主要工作具体内容
(一)科技创新 1.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2.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
3.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
5.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二)基础设施 1.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澳门机场改扩建、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
2.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3.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
4.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
5.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
(三)现代产业 1.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
3.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4.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四)金融服务 1.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2.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
3.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
4.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
(五)宜居宜业宜游 1.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2.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对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就读的学生,实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交通、旅游门票等优惠政策。
3.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推动实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顺利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4.优化珠三角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人在大湾区旅游观光。
5.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
6.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高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使用便利化水平。
(六)共同参与“一带一路” 1.支持粤港澳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
2.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澳门以适当方式与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展合作。
3.支持香港成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和商业争议的服务中心。
4.支持香港、澳门依法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名义或者其他适当形式,对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参加有关国际组织。
5.支持香港在亚投行运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澳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加入亚投行,支持丝路基金及相关金融机构在香港、澳门设立分支机构。

 
 

五、科技创新相关章节解读

 

第四章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 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1、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 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
  • 支持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基地;
  • 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
  • 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
2、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 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
  • 向港澳有序开放国家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 支持粤港澳有关机构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3、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支持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
  • 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
第二节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 加快推进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和前沿学科建设;
  • 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 推动珠三角九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 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 支持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纺织及成衣、资讯及通信技术、汽车零部件、纳米及先进材料等五大研发中心以及香港科学园、香港数码港建设。
  • 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 推进香港、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1、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 允许香港、澳门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申请内地科技项目;
  • 支持粤港澳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就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合作,允许相关资金在大湾区跨境使用。
  • 香港、澳门在广东设立的研发机构按照与内地研发机构同等待遇原则。
  • 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支持粤港澳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国际技术转让、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
  • 在珠三角九市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 支持珠三角九市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 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
  • 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 加强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贸易方面的国际合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
  • 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的辐射作用,促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通过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包括仲裁、调解、协商等)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 充分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专业服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支持香港成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 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

 


Tags: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目前我们仅服务于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三个城市的项目申报、财务服务;个人提升证书报考为线上学习,可咨询。
欢迎V我:13060107325

上一篇:【九市两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解读(1)

下一篇:【广州市】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申报7月19日截止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九市两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项目申请-项目申报|企业项目申报|补贴|考证|技能 - 51一起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