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指南
【国家】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旨在支持自愿来华开展研究工作的外籍优秀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在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开展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包括以下3个层次:
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2.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3. 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二)资助领域
数理科学(A)、化学科学(B)、生命科学(C)、地球科学(D)、工程与材料科学(E)、信息科学(F)、管理科学(G)、医学科学(H)、交叉科学(T)。
1. 选择申请代码时,尽量选择到二级申请代码(4位数字);
2. 填写申请书时,请准确填写“关键词”;
3.交叉科学领域的申请人,请首先选择交叉科学部受理代码T01-T04,然后根据研究内容从A-H中选择不少于2个科学部的申请代码填写申请书。申请代码详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资助强度
资助资金为直接费用。
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20万元/年/项。
2.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40万元/年/项。
3. 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80万元/年/项。
(四)资助期限
1年期项目起止时间为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
2年期项目起止时间为2024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实施方案》,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取得博士学位6年以内(2017年1月1日后取得);
(2)具有从事基础研究或者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
(3)保证资助期内每年(自然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在9个月以上;
(4)确保在中国工作期间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及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2. 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取得博士学位15年以内(2008年1月1日后取得);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3)具有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4)保证资助期内每年(自然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在9个月以上;
(5)确保在中国工作期间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及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3. 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2)应当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
(3)保证资助期内每年(自然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在9个月以上;
(4)确保在中国工作期间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及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管理规定。
三、限项申请规定
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同层次项目仅能获得1次资助。
(二)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申请人,同年申请或者正在承担合计限1项,申请当年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三)以下人员不得申请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作为负责人获得过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的。
(四)以下人员不得申请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作为负责人获得过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的。
(五)以下人员不得申请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作为负责人获得过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的。
(六)《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四、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 申请语言:英文或中文。
3. 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4. 申报要求: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需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
附件材料:
(1)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项目申报协议书。该协议书须使用协议书模版(附件1. Agreemen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申报协议),申请人本人签字后由依托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章)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注意:科研管理部门章、二级学院章等无效)。申请书封皮显示的Nationality须与申报协议中申请人的国籍保持一致。
(2)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当前尚未签订聘用合同的,须在获资助后随计划书一并提交。
(3)涉及科研伦理及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的项目申请,申请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并按要求上传相应材料的电子扫描件。具体要求参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及“科学部资助领域和注意事项”。
5. 填报路径: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后,选择“RFIS Application”,选择“外国学者(RFIS)”角色,在菜单栏点击“Application and Acceptance”-“RFIS Application”进入申请界面;点击“New Proposal”,选择“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或“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或“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选择普通类或交叉类,点击进入填写,首先选择申请项目所属科学部:“Application for Scientific Departments (A-H)”或“Application for Depart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T)”,然后进入申请书填写界面。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编制项目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
依托单位需在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前完成《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项目申请承诺书》上传工作,并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请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上传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无需提供纸质版。
以上依托单位注意事项请参照《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
(三)项目申请接收
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23年3月1日—2023年3月20日16时(北京时间)。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
Tag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金项目 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欢迎V我:13060107325
最新更新
- “火炬引航 邮企共进”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 开展走进千企万户“五个一”专项行动(走进千企万户“五个一”专项行动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修订)
-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仪式暨“千鹰展翼2.0”金融赋能计划启动会
- 2024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 工信厅科火函〔2024〕302号
- 2024年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名单制定工作有关事项 工信厅联财函〔2024〕248号
-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暨第四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
-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纳米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
-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2024光电产业领域专业赛
-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兵团赛区)暨第十届兵团创新创业大赛
推荐阅读
- 组织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需求集中发布
- 关于召开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工作会 国科火字〔2023〕83号
- 开展2024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国科办基〔2024〕60号
- 关于举办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 国科发火201859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修订)
- 关于开展2022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总结工作
-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与服务便利化的通知
-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工信部网安〔2022〕166号
- 关于加快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 国科办区〔2020〕50号
- 关于开展2023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工作 国科火字〔2023〕81号
关注我们

热点关键词
-
深圳市项目申报
2025年度深圳市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申请指南
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
广州项目公示
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2025年专题推荐项目的公示
征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
广州市项目申报
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
2025年5G工厂名录项目
优秀案例遴选工作
深圳市项目公示
2023-2024年度深港联合资助项目
A类
拟资助项目的公示
2025年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
评价工作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工作方案
2024-2026年
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实施细则
深工信规〔2025〕1号
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
深工信〔2025〕44号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