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问答】企业同期总收入中是否包含营业外收入中的政府专项资金收入?
31、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企业,其知识产权有效期发生变化,是否还算有效专利?
答: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应保证所使用的知识产权有效期要能包含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3年有效期。
32、企业同期总收入中是否包含营业外收入中的政府专项资金收入?
答: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要求,企业同期总收入=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如果政府专项资金收入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并由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则可不列入企业同期总收入,反之则需列入。
33、“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这个183天是自然日,还是工作日?
答:自然日。
34、如果企业月初科技人员数为20人,月末时为22人,其中2名是新进人员,那么在统计月平均人数时,是不是能把这新来的2名算进去?
答:首先应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对“科技人员”的定义判断2名新进人员是否符合统计要求,如果符合,则可以计入当月平均人数,反之则不可计入。
35、临时聘用人员包含劳务派遣人员吗?
答:不包含。
36、失败的研发活动是否可以进行归集?
答:只要是研发活动,不管是否成功,都可以进行归集。
37、企业2014年研发费用资本化支出形成无形资产,在2016年申请高企认定时,能否计算入2013-2015年的研发费用投入?
答:研发费用资本化支出形成无形资产,可以根据会计准则制度按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计入研发费用。
38、视同销售能否算做企业的销售收入?
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等文件的规定进行确认。
研发项目里,如果有未研发成功的项目,那这部分研发经费,会不会被剔除
39、项目未完成,直接中止了,这种研发项目报高企的话,对应的研发经费会被剔除吗
答:这种被剔除的可能性很大;准备的相关证明材料要齐全,看看能不能找到项目相关的成果,从各方面进行证明,证明研发项目不应该被剔除
40、什么是技术性收入?
答:技术性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技术转让收入:指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贸易、技术转让所获得的收入;
2. 技术承包收入:包括技术项目设计、技术工程实施所获得的收入;
3. 技术服务收入:指企业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数据系统等为社会和本企业外的用户提供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测试分析及其他类型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4. 接受委托科研收入:指企业承担社会各方面委托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及新产品开发所获得的收入。”
欢迎V我:13060107325
最新更新
- 广州科技大脑如何领取“免申即享”补助资金?
- 广州科技大脑获取到的电子证照信息不是最新的怎么办?
- 进口单位可以放弃免征进口增值税吗?放弃后是否可以再重新申请?
- 进口单位发生名称、经营范围变更等情形怎样申请免税呢?
- 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的政策适用范围是哪些?
- 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的政策中涉及的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机构、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出版物进口单位、科研院所有哪些具体范围?
- 【高企1000问答】公司跟境外企业签合同,要帮境外企业代扣代缴印花税吗
- 【高企1000问答】高新技术企业新购置设备、器具新政,主要内容是什么?
- 【高企1000问答】我公司2022年10月份购买的一套生产设备能享受税前一次性扣除和加计扣除政策吗?
- 【高企1000问答】企业怎么进行异地搬迁?
推荐阅读
- 【1000问答】软件行业的申请高新是否也一定需要检验报告?
- 【1000问答】高新培育入库需要多少知识产权啊?
- 【1000问答】知识产权的缴费证明是所有的都提供吗?
- 【1000问答】对中介机构纪律中“严重失误”如何界定?
- 【1000问答】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不允许进行高企申报操作或企业年报操作?
- 【1000问答】技术诀窍是否能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依据?
- 【1000问答】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必须在年度申报时必须提交所有证明?
- 【1000问答】现公司正在变更股权,对高新申请有影响吗?
- 【1000问答】2016年没做研发加计扣除,今年能报高企吗?
- 【1000问答】高企认定财务评审专家教你2017年高企申报的注意点
关注我们

热点关键词
-
深圳市项目申报
2025年度深圳市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申请指南
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
广州项目公示
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2025年专题推荐项目的公示
征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
广州市项目申报
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
2025年5G工厂名录项目
优秀案例遴选工作
深圳市项目公示
2023-2024年度深港联合资助项目
A类
拟资助项目的公示
2025年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
评价工作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工作方案
2024-2026年
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实施细则
深工信规〔2025〕1号
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
深工信〔2025〕44号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