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东科企支持贷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属融资服务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工作部署,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大金融对广东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广东中行”)开展政银合作,共同推出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属融资服务(“广东科企支持贷”),并制定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属融资服务(“广东科企支持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实施目标
推动各科技主管部门和广东中行辖内机构建立政银合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在政策、平台、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在“十四五”期间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不低于人民币500亿元的新增授信支持,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强省提供支撑。
二、服务对象
本方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本方案服务的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广东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注册成立、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二)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三)企业在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严重环境违法、严重弄虚作假和科研严重失信行为,且在上一会计年度及当年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四)企业或其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征信异常的逾期或不良记录,近三年企业没有受到环保、税务等各类行政处罚或诉讼执行情况,符合银行反洗钱等合规要求。
三、服务方案
广东中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授信方案主要分为三个服务子方案,包括培育贷、基础贷、示范贷,贷款用途均优先支持企业用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投入或者生产经营周转使用,鼓励更多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方向发展。具体如下:
(一)培育贷
1.服务客群:
在申请贷款年度未被获准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基于诚信原则参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的评价指标进行自评,综合评价所得分值高于40分(含)但未达到60分(不含)、且科技人员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的企业。
2.服务方案:
根据企业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的3倍,提供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一年期信用贷款。
如企业可提供1项以上Ⅰ类知识产权作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金额上限可扩大至不超过300万元。
如下一年度,企业再次申请贷款当年仍未被获准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授信方案及条件。
(二)基础贷
1.服务客群:
在申请贷款年度被获准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
2.服务方案:
根据企业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的4倍,提供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不超过3年期信用贷款。
如企业提供1项以上Ⅰ类知识产权或4项以上Ⅱ类知识产权(仅限实用新型专利)作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金额上限可扩大至不超过1000万元,但原则上不超过企业上一年度营业收入50%。
(三)示范贷
1.服务客群:
在申请贷款年度被获准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且已达到“四科”标准的企业。
2.服务方案:
根据企业上一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的5倍,提供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不超过3年期的贷款。企业须提供至少1项以上Ⅰ类知识产权或4项以上Ⅱ类知识产权(仅限实用新型专利)作知识产权质押担保。
如企业提供符合广东中行要求的组合担保条件,贷款金额上限可扩大至不超过3000万元。
四、保障机制
(一)建立协调机制
省科技厅与广东中行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对口部门、联络员及具体职责,定期召开业务协调会议,共同梳理对接需求清单,依法依规共享相关数据,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提供优质服务
1.广东中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服务,如企业贷款申请资料齐备,将在企业自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批复。
2.广东中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提供线上随贷随还的线上贷款产品服务,具体准入以广东中行公开产品宣传为准。
3.广东中行按照培育贷、基础贷、示范贷的不同客群提供差异化的同期最优惠贷款利率,同时无需企业承担办理授信业务所需的押品评估费、财产保险费、登记费等费用。
(三)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
根据国家科技部与中国银行总行开展的科技金融一体两翼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省科技厅发动各地科技主管部门、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级高新区管委会,与广东中行系统共同加大本方案宣传推广力度,并与广东中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中银科创+”平台推动活动,广东中行将安排以广东省生产力中心特聘的科技金融特派员为主的科技金融工作人员(附件)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批量对接、批量服务、批量提质。
五、特别说明
(一)本方案涉及具体业务方案,以企业申请办理业务时,广东中行独立审批为准。
(二)企业贷款资金严禁违规流入股市,投向房地产等限制性领域。
(三)如企业符合当地政银风险分担机制准入条件的,广东中行可将企业授信纳入当地政银风险担保机制。
(四)本方案所涉及专有名词具体含义如下:
1.“Ⅰ类知识产权”指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2.“Ⅱ类知识产权”指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
3.“四科”标准是指《科技部办公厅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通知》(国科办区〔2022〕2号中确定的标准(即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产品、科技人员占比大于60%、以高价值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超过5项、研发投入强度高于6%)。
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A107010表“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中26项或28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的金额。
欢迎V我:13060107325
-
2025年度受理新增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申请
-
广东省《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5〕12号
-
征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农业机械领域专项指南建议 粤科函农字〔2025〕620号
-
征集广东省食品企业数智化转型典型案例 粤工信消费函〔2025〕34号
-
广东省开展第九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申报工作 粤工信创新函〔2025〕19号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第一批) 粤智机专〔2025〕10号
-
广东省人工智能相关行业标准立项申报工作 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5〕11号
-
广东省重点化工新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工作 粤工信材料函〔2025〕23号
最新更新
- 2025年度受理新增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申请
- 广东省《关于支持东莞市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5〕12号
- 征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农业机械领域专项指南建议 粤科函农字〔2025〕620号
- 征集广东省食品企业数智化转型典型案例 粤工信消费函〔2025〕34号
- 广东省开展第九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申报工作 粤工信创新函〔2025〕19号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第一批) 粤智机专〔2025〕10号
- 广东省人工智能相关行业标准立项申报工作 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5〕11号
- 广东省重点化工新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工作 粤工信材料函〔2025〕23号
- 广东省2025年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 粤工信节能函〔2025〕16号
- 广东省人工智能终端产品、行业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方案名单(第一批) 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5〕10号
推荐阅读
- 征集广东省食品企业数智化转型典型案例 粤工信消费函〔2025〕34号
- 2024年广东省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技改金融政策)项目入选项目库的通知 粤工信技改函〔2024〕9号
- 【广东省】关于组织开展广东省2022年高校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粤科函高字〔2022〕602号
- 征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型储能与新能源”专项指南建议 粤科函高字〔2025〕220号
- 广东省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和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的通知
- 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 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2〕26号
- 广东省开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工作
-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all Guidelines for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s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25
下达2023年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资金项目计划
- 【广东省】申报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现代工程技术”重点专项项目
关注我们

热点关键词
-
深圳市项目申报
2025年度深圳市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申请指南
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
广州项目公示
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2025年专题推荐项目的公示
征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家
广州市项目申报
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
2025年5G工厂名录项目
优秀案例遴选工作
深圳市项目公示
2023-2024年度深港联合资助项目
A类
拟资助项目的公示
2025年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
评价工作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工作方案
2024-2026年
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实施细则
深工信规〔2025〕1号
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
深工信〔2025〕44号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